
3D打印在医学上的应用
项目成果的最终展示:
3D打印模型不仅是设计过程和项目施工过程中所用的工具,也可作最终展示。设想在一间设计公司的展厅内,陈列着这家公司完成的许多项目缩微模型,他们就是窗外真实城市景观的“锦绣中华”版,那你感觉客户对你的公司的信任度会怎样?其实这些模型除了能赢得潜在客户的信任,用于比较历次设计的“流向”,体现了你的设计风格和能力之外,也能给你带来新的收益机会,因为客户都喜欢在桌上放着最新项目的3D模型,以向其潜在客户炫耀一番,新租户也有同样的想法。
使用3D打印机,要做到这些都是很简单的事!
看了上面的描述,现在正从事3D效果图、建筑模型等传统建筑造型艺术的设计师们,你们是不是感到危机来临?得考虑转行或者学习新的技能了!
其实,3D打印对建筑设计业的作用并不仅限于此,它可能会改变建筑产业的生产方式,笔者预言,3D打印会成为助推建筑制造业替代建筑营造业的利器!具体说来话长,笔者将在另外的话题中详述。
三、3D打印技术的出现给我们的启示
1、3D打印让个性化制造的时代到来
凡是软件能取替的知识和能力都将大幅度贬值,建筑设计业也不例外。
现在大家已经看到,设计企业里各专业的人才配比已经发生了变化。在90年代之前,专业配比基本是一个建筑配3~4个结构设计人员,现在建筑:结构人员的配比大致是:1:1甚至是1.5:1,而且建筑设计人员的工作量集中在项目前端的方案阶段。
综其各种原因无非有2:软件技术的发展成熟简化和降低了纯技术劳动的复杂度;社会对创意型、个性化产品的需求度上升;
展望未来,科技的发展将会让凡是可以数据化、软件化、属于显性知识范畴的技能劳动更加简化、批量化、规模化,这样可以被成长成本更低的技术操作者掌握,当然价格也会更低;凡是属于创意型、由于经验积累产生的、属于隐形知识范畴的个性化劳动技能的价格会更高,因为它不容易被传授和被新技术所取代,这是社会发展的趋势。那么,人类一定会去想办法怎样取代一部分个性化劳动技能。3D打印技术的出现就是明证,它加速了个性化制造时代的到来。从前面几节的描述,我们可以看到,3D打印将给创意设计师带来福音,它将成为创意设计的一种辅助工具,用于减轻创意设计师的一部分劳动,由此让个性化制造的时代更快速地到来。
2、个性化创意能不能被取代?
方案设计做为一种个性化创意劳动,虽然让建筑师每天生活在超负荷的工作压力之中,所谓“苦不堪言”,但是它也是一种让人特别有成就感、有魅力的劳动,吸引着无数才华无限的建筑师每天为创意纠结,“才上眉头又下心头”,当然创意能力也是一个建筑师能走红的独门利器。
世上万物都是有利有弊,3D打印能减轻我们的创意劳动强度,当然也让我们担心,未来技术的发展,这种个性化创意劳动能不能被取代?比如说3D打印技术的发展?
我个人的思考:有一部分创意劳动可能会被取代,比如说,创意劳动中能定量化、数据化的部分。现在有的大学里开设了“可拓建筑策划与设计”这门课,据我的了解,研究的就是怎样利用计算机技术模拟人的一部分思维,从而利用计算机强大的数据计算功能,解决建筑创意设计过程中的定量创意成分,从而产生新的建筑创意点,由此代替人的一部分创意劳动。如果再加上3D打印的快速实现,可以断言,有一部分创意劳动可能会被取代。目前研究这个课题,国内最前沿的大概是哈尔滨工业大学由邹广天教授带领的建筑计划与设计研究所。
3、作为建筑师个人的发展方向?
现代社会处在一个知识爆炸时代,科技的发展会让很多职业、专业消失,也会催生一些新行业、新职业,那么,作为生活在这个时代的技术人--设计师,特别是建筑师,掌握什么技能才是我们不败的优势?我们个人,应该注重培养自己的什么能力?
我个人的认识:创意能力和我们在设计过程中积累的隐性知识是我们的优势,因为它无法被量化,就无法变成软件去批量化复制。比如说建筑师的创意能力,建筑师现场处理问题的能力和对客户各种需求的个性化咨询服务和解决方法。因此它应该是未来能转化为巨大精神和物质财富的源泉。
对于创意劳动中的定量思维内容,在数据化后,大量的数据化的思维相互碰撞,也能产生新的创新思维;但是创意劳动中的定性思维内容,也就是创意的更前端,相当点子、灵感那样的内容,只能由人脑产生。因此,创意能力就是创意类工作岗位要求的最重要的能力。而好的、能常有创意喷涌而出的大脑创意能力来源于个人的兴趣、爱好、好奇心和保持童真,成长靠长期的学习训练培养,算是一种稀缺资源,也是难以快速普及的;因此我们对个人能力成长的规划,应该建立在能让自己的创意能力和实际工作经验不断增长和积累的条件下,这才是让你这一生立于不败之地的最基本选择!
|